- 首頁
- >
- 趣談歷史
趣談歷史
1. 中國人為何稱「龍的傳人」?
中國人稱「龍的傳人」,來源於古代的圖騰和傳說。
相傳,黃帝統一中原以前是以「熊」為圖騰的,戰敗蚩尤統一中原後,為了安撫歸附的部落,放棄了原來的「熊」圖騰,使用了一種新圖騰,這種新圖騰就是「龍」,它是由原來「熊」圖騰的頭部和一種「蛇」圖騰的身子組合而成。「蛇」圖騰是黃帝母族的圖騰,黃帝母族為有蟜氏,「蟜」即「蛇」,古又通「橋」。黃帝葬橋山,正說明黃帝對其母族圖騰的崇奉。實際「龍」的圖騰是黃帝父族和母族圖騰的形象結合。龍這一奇特形象的形成,反映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和各民族融合的過程。
後來,這一象徵著中華民族的「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形成文字。人們從殷商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中可找到「龍」字,從出土的遠古時代的陶器碎片上可找到「龍」的圖案。不久前,考古工作者在遼寧阜新查海古遺址中就出土了兩塊龍紋陶片,一塊為行龍,一塊為盤龍,生動形象,「龍」的鱗紋清晰可見。
「龍」成了中華民族始祖的圖騰,中華民族也就和「龍」聯繫在一起了。於是,圍繞「龍」產生了「感天而生」的傳說,說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動上天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動「北斗」而生,堯是慶都感動「赤龍」而生。既然中華民族的始祖是上天「龍」的傳身,那麼,中華民族的子孫當然都是龍的傳人了。
2. 北京人是怎樣發現的?
1921年,當時任中國政府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安特生到周口店調查,來到龍骨山時,他說:「有一種預感,我們祖先的遺骨就躺在這裡。」之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丹斯基果然在此發現了兩顆猿人牙齒。
1929年,中國年輕的地質工作者裴文中和他的夥伴在龍骨山主洞附近的一個小洞中發現了一顆完整的猿人頭骨,從而證實了安特生的預言。那是1929年12月2日下午四時,洞內已一片昏暗,但他們仍捨不得離開小洞,繼續點起蠟燭挖掘,突然,裴文中在堆積物中發現了頭蓋骨,他高興得喊了起來,大家迅速圍攏過來,看著這夢寐以求的猿人頭蓋骨化石,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有人提議立即將它挖出來,但也有人怕夜間挖掘損壞了國寶,主張天亮才挖。但最後大家還是等不及,連夜小心翼翼地將其挖了出來,並用棉被包起來送到北京地質所。當時參與這項研究工作的加拿大古人類學家步達生抱著這個頭蓋骨化石,激動地雙手顫抖,差一點將頭蓋骨掉到地上。當他緩過神來後,又突然在頭蓋骨上親吻了三次。經研究,確認這是一個少年男性北京人的頭蓋骨。在北京人的化石清單裡,它被編為第III號。
1936年,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主持的發掘,又先後挖出三個北京人頭蓋骨。前兩個是在1936年11月15日一天當中挖到的。一天之中連續挖到兩個震驚世界的猿人頭骨化石,這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罕見的。當時參與這一考古發掘的外國專家魏敦瑞聽到這一消息,興奮得早晨起床找不到褲子,找到之後又穿反了。這兩個頭骨化石,一個屬於成年男性,一個屬於成年女性。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北京猿人胸像模型,就是根據這一女性頭骨復原的。第三個北京猿人頭骨化石是在前兩個頭骨化石發現之後的第十天發掘出來的,是一個十分完整的成年男性頭骨化石。
3. 世界上最早的紙質公文檔案發現於中國哪個朝代 ?
世界上最早的紙質公文檔案發現於唐檔。在河南省新密市檔案館內,存有珍貴檔案──《風后八陣兵法圖》。
在遼寧省檔案館珍藏的百餘萬卷檔案中,有六件唐代檔案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最早的紙質公文檔案。它不僅僅是檔案珍品,其文物價值也無法估量,堪稱國寶。
這六件唐檔,形成於唐朝開元二年(714年)。20世紀初,發現于甘肅敦煌石窟藏經洞內,夾於唐人寫經之中。清宣統三年(1909年),學部參事羅振玉奏准購運敦煌石窟之物,將這批文物運抵京師後,此六件唐檔便落入羅振玉個人手中,將其收藏。九一八事變後,羅振玉於1933年出任偽滿監察院院長,後將此六件唐檔奉送給偽滿洲國國立奉天圖書館。1948年瀋陽解放後,唐檔幾經輾轉,先後由東北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東北檔案館保存。1969年東北檔案館撤銷後,此六件唐檔即轉存遼寧省檔案館至今。
唐檔六件均為紙質,採用了墨筆書寫,草書書法的漢字非常清晰;紙張呈暗米黃色;各件檔案均殘缺,載文也不完整;尺寸在29.5厘米×26厘米左右。
唐檔六件的內容,因整文殘缺,難以看出其行文全貌,只能視其部分內容,如第五件載有崇福寺、萬壽寺、普蘭寺、普照寺等寺的法師名單;第一件記載寇賊騷擾及官軍剿捕等。
唐檔距今已有1282年的歷史,歷盡滄桑能夠保存至今,確實不容易。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來館參觀、考察時,目睹這六件唐檔都讚不絕口,稱之為 「中華古老文化的結晶 」、「鎮館之寶」。
4. 為何鐵券如此珍貴 ?
鐵券,是以皇帝的名義頒發給功臣、重臣的一種帶有盟約性質的文書,持有鐵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後代,可以享受皇帝賜予的特權。
我國於漢代就開始有了鐵券文書。史書記載劉邦建立了漢王朝後, 「命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定章程,叔孫通帛禮儀;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于宗廟 」。其中的 「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 「契 」,即皇帝與功臣、重臣之間信守的憑証。丹書、鐵契、金匱、石室,即以鐵為契,以丹書之,以金為匱,以石為室,將皇帝與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寫在鐵券上,裝進金匱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廟內,以示鄭重和保証鐵券的安全。
鐵券文書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兩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後,為了鞏固其統治,籠絡功臣,于是頒給功臣丹書鐵券,作為雙方信守的憑証。漢初的開國功臣皆封為諸侯,並得到了丹書鐵券。當時的鐵券還無免罪免死等許諾,僅作為皇帝頒給功臣的一種封侯的憑証和榮譽。第二階段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在這一階段,皇帝頒賜給功臣、重臣的鐵券文書,較之兩漢時期有所發展。北魏孝文帝頒發給宗室、親近大臣的鐵券是作為護身防家用的。隋唐時期,皇帝為功臣頒發鐵券已成常制,凡開國功臣、中興功臣以及少數民族的領袖皆賜給鐵券。第三階段是宋元明清時期,這時,鐵券文書的頒賜趨于完備。北宋初年,趙匡胤一方面削弱藩鎮勢力,另一方面又廣施恩惠,頒發鐵券拉攏臣僚。明代朱元璋對鐵券文書的頒賜尤為重視,並對鐵券文書的頒發,規定了一整套制度,皇帝根據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為7個等次,各依品級頒發給鐵券,不准逾越。此外,還將鐵券的頒發列入朝廷的最高典儀之一,把頒賜鐵券看作是朝廷的一件重要大事。
鐵券,狀如瓦形,兩券合而為一整體,左券頒發給功臣、重臣,右券藏入皇家內府或宗廟內,遇到特殊情況,將兩券合在一起,以檢驗真假,防止偽造。關于鐵券的形制,清代錢泳在其所著的《履園叢話》中有確切的記載︰ 「唐昭宗乾寧四年,賜先武肅王鐵券,為吾家之寶。……其形如瓦,高裁尺九寸,闊一尺四寸六分,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兩。蓋熔鐵而成,鏤金其生者。」其後的鐵券多係參照這一鐵券製作的。
鐵券的內容一般包括4個方面,首先,寫出賜券的日期,賜予對象的姓名、官爵、邑地;其次,記載被賜者對朝廷的功勳業績;再次,是皇帝給被賜者的特權,如免死等;最後是皇帝的誓言。
鐵券,著錄功勳,頌其德美,如實地記錄了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功勳和事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面貌,更因其珍貴稀少,成了家庭檔案中的珍品。
5. 滿文木牌有何作用 ?
清朝是以滿洲貴族為主,聯合漢族地主階級建立起來的一個政權。因滿族早期的文書是書寫在木牌上的,故曰滿文木牌。
木牌係隨時削木而成,不加修飾,長短不同,形式各異,有的削製成薄片,兩面記事;有的削製成長方體,四面記事。長者尺餘,短者17厘米;寬者4厘米,窄者2厘米。木牌一端有孔,四五片為一組貫以皮條或麻繩編綴,以便于傳遞與保存。根據楊賓《柳邊紀略》記載:「邊外文字多書于木,往來傳遞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貯年久者曰檔案,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掛壁若檔故也。然今文字之書于紙者,亦呼為牌子檔子矣。 」這種木牌使用較久,直到1645年(順治二年)才令 「名衙奏事,俱繕本章,不許復用木簽" 」。
滿文木牌留存極小,現藏于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滿文木牌共28塊,木牌字體為無圈點老滿文與加圈點新滿文兩種,此木牌是清武英郡王阿濟格軍中遺物,上面記載了阿濟格于明崇禎九年(1636年)率滿、蒙、漢八旗進入關內,在京畿周圍與明兵作戰,攻克城堡和俘獲什物數目以及統兵之王、貝勒下達的命令等。這些木牌對研究清初史料及滿洲文字史,頗多裨助。
6. 誰吃了第一塊進口中國的巧克力 ?
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的清朝檔案記載,300年前(康熙四十四年),巧克力進入中國。那麼第一塊巧克力是讓誰吃了呢?
1705年,羅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節多羅到中國傳教。第二年,多羅到了北京,住進故宮。康熙皇帝對西方文化非常感興趣,每有洋人來華,都要接見盤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學技術。多羅這次到北京,自然少不了接見與攀談。七月二日,負責接待照料多羅起居的武英殿總監赫世亨,向多羅轉告了康熙皇帝的意思。多羅馬上遵旨,向康熙皇帝獻上一些西方的奇珍,其中一個精美的小錫盒裡面,裝著150塊巧克力。武英殿總監赫世亨模仿西方人的吃法,讓工匠打製了一套白銀器皿,還用黃楊木特製了用於攪拌的籤子。他從150塊巧克力中,精選了50塊,放入特種的柳條匣,連同自己的奏折一同呈上。康熙皇帝將呈上的用具、巧克力和奏折一一看過之後,即命下人當即調製。只見下人小心翼翼地夾出兩塊巧克力,放入銀罐子裡,倒入燒開的玉泉水,加上糖,稍適攪拌,又倒進一個雙耳玉龍杯。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兒瀰漫了整個房間,連門外的小太監都不住地咽口水。康熙皇帝拿起杯子看到裡面的黑湯,不覺皺起眉頭。聞了聞,拿到嘴邊抿了一小口:苦中帶澀,澀中帶甜,這算是什麼味道?周圍的人看到康熙皇帝皺起眉頭,都不免有些緊張。待看到他又喝了兩口,若有所若思地點點頭,嘴角顯出一絲笑意,才如釋重負。「原來洋人每天就喝這東西,哪裡有我們的龍井茶好喝!啊──哈哈 」康熙皇帝爽朗地大笑起來。周圍的人也跟著附和、跟著笑。 「不過,洋人喝這東西必有道理……」康熙皇帝拿起赫世亨的奏折看了看,隨即提筆批示道 「言味甜苦屬熱,但未寫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盡善,著再詢問 」。
七月七日,赫世亨再次奏報: 「巧克力並非藥物,在阿美利加地方用之如茶,一日飲一次或兩次。老者、胃虛者、腹有寒氣者、瀉肚者、胃結食者,均可飲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內熱發燒者、癆病者、氣喘者、痔瘡流血者、下痢血水者、瀉血者,概不可飲用 」。康熙皇帝看到這份「調查報告」之後,才開始經常飲用。
當時,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巧克力都是價格昂貴的食品,普通人根本別想問津。